鄉(xiāng)野的孩子
作者:陜西泰和力華 / 日期:2018-05-16 16:34:47 / 瀏覽量:1427文/ 徐茂明
以往,鄉(xiāng)下的冬季是最清閑的,也是最熱鬧的。熱鬧卻不只是因了年地到來。辛勞了一年的農(nóng)人,往往也把娶媳嫁女的喜慶日子擱在寒冷的冬季。所以,鄉(xiāng)下出生的孩子也大都挨著年。一整個冬天村子里喜事不斷。
除了農(nóng)閑的緣故,大概還有其他方面的考慮。冬日里結(jié)婚,冬日里坐月子,待來年春暖花開,孩子已落了地。母親們也沒了忌諱,身體也已復(fù)原,家里地里的活計便不會耽誤了。
而孩子或是在母親背上,或是在田間地頭樹蔭下一個鋪了破衣物的大花簍中,甚至用一根寬布條跟羊一般拴起來,任他摸爬滾打。有的孩子推倒了花簍爬了出來,東張張西望望,滿臉的好奇。他玩泥巴、拽野花,小腦袋隨著美麗的蝴蝶轉(zhuǎn)來轉(zhuǎn)去。一個螞蚱跳到臟兮兮的手背上,他起先會瞪圓了清澈的眼睛觀察,待會就可能嚇得張開嘴巴嚎啕。引得大人匆匆丟下手里的活計,咋咋呼呼奔出田間,才知道原是虛驚一場。
其實很多時候大人們只顧揮汗如雨,待想到地頭的孩子時,他們早已逃出了母親精心準備的小窩,卻爬到了草窩里呼呼大睡,流著口水,夢正酣。
鄉(xiāng)下的孩子就這樣一天天長大,打破花簍的束縛,掙脫布條的捆綁。他們撲美麗的蝴蝶,再不怕螞蚱地調(diào)戲,直到追魚捉蝦;直到幫大人攆雞趕豬;直到挎動藤筐,揮舞起鐮刀;直到做了姐姐或哥哥,成了一名小“家長”。在大人眼中,孩子就如剛鉆出土皮的莊稼或草,似乎只一轉(zhuǎn)身,便綠了田間山野。
鄉(xiāng)下的孩子的確如草,就連名字也普通樸實的如草。“呱呱”墜地時幾乎都是在或冰封,或雪花飛舞,或臘梅怒放,于是一個個冬生、冬梅、雪生、雪梅便在村子里串了串。有的潑辣的女人,臨產(chǎn)還在磨道碾道里穿梭,以至于屋子都沒來及進孩子就迫不及待逃出娘腹,石頭、鐵妞之類的名字信手拈來。鄉(xiāng)下還有個歇后語:老太太生孩——撂下的活了。有不少女人四五十歲了還在生產(chǎn),五六個娃子是見怪不怪的事。她們最后的一兩個孩子幾乎沒人再用接生婆,自己就能順順當當?shù)厣a(chǎn)。有的甚至去廁所方便時,不小心孩子就出溜了下來,臭蛋、臭妮應(yīng)運而生。
然而鄉(xiāng)下的父母親熱衷于給孩子取這樣的在今人看來拿不上臺面,叫不出口的名字,除了受文化水平限制之外,在他們心中更多的是一種美好的寄托。用他們的話講就是好養(yǎng)活。就如那些野花野草,在無人照看的山野里,無論風(fēng)霜雨雪,酷暑嚴寒,倔強頑強的年復(fù)一年。
鄉(xiāng)野的孩子來自自然,自然快樂。